热门:
跌了快4年的白酒 可以抄底了吗?
在A股投资中,白酒是一个很难被忽视的行业。
2020年底至2021年初,白酒的那波行情让不少人看到了短时间内实现财富自由、提前退休的可能。然而,行情在2021年春节后急转之下,白酒板块在接下来的三年中股价几乎腰斩。
每年的四季度和一季度也是白酒传统的消费旺季,许多投资者都想知道:白酒到底还有没有可能重返昨日的辉煌?在经历一段时间的调整后,现在是否是加仓的好时机?
我们不妨先来简单梳理一下白酒这个行业的投资逻辑,再一起来聊聊未来这个行业未来增长在哪。
从原材料到销售渠道
很多朋友都知道,过去导致白酒价格一路飙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产能受限而导致的供不应求。那么,为什么白酒的酿造过程是怎样的呢?

再来看看销售渠道。
成品酒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流向市场:一种是传统的批发到零售的分销模式,另一种是由电商平台、自营店和大客户组成的直销模式。

提起白酒,很多人都有一个刻板印象是“暴利行业” ,尤其是贵州茅台,有的品类动辄几千元一瓶的价格,甚至都还有一瓶难求的情况,这更是“坐实了”这一印象。
接下来我们再一起来看看,一瓶出厂价1169元的飞天茅台,价格到底是怎么分解的?各个分销环节的利润空间有多大?


谁在喝白酒?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需求端。白酒的需求在哪?或者说,谁在喝白酒?
白酒在中国有着超过2000年的历史,在酒类消费和餐桌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过去十年,白酒销售额一直占中国酒精饮料行业营收的60%-70%。

白酒在全国也拥有比较广泛的消费者群体。2023年,全国白酒销量最大的前十大地区贡献了全国58%的销量。
由于口味偏好,各地区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本地品牌,但一些具备品牌和产品优势的酒企成功走向了全国市场。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政务消费曾是白酒消费的主要需求来源。但自2012年限制 “三公消费”后,白酒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今,个人消费和商务消费成为主力军。

酒企的护城河在哪?
在投资时,大家常说关键在于选择具有竞争优势,也就是“护城河”的公司。而对于企业“护城河”的研究,是晨星股票研究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晨星将企业护城河的来源归纳为五类:网络效应、无形资产、成本优势、转换成本和有效规模。如果一家公司缺乏竞争优势,或其竞争优势难以维持 10 年,我们会认为它不具备“护城河”;我们认为竞争优势能持续10年的公司拥有“窄护城河”,而仅那些竞争优势可以维持 20 年以上的公司,才是拥有真正的“宽护城河”的企业。
对于白酒来说,其护城河主要来源于产品质量和品牌所构成的无形资产。
许多酒厂的窖池和酿造地点具有不可复制性,加之独特的酿造工艺和漫长的陈酿过程,使得其品质难以被竞争对手复制和超越。
同时,经过数百年的品牌积累,一些白酒企业已经在消费者心中已经树立起了强大的品牌口碑。这不仅奠定了其高品质的市场认知,还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品牌效应和强大的定价能力。


目前,中国有8000多家白酒企业,其中980家的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
2023年,前十大企业占据了54%的销售市场份额。不过,高端白酒市场的集中度更高:贵州茅台、五粮液和泸州老窖三大龙头,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占据了95%的高端白酒市场份额。


白酒未来会走向何方?
白酒历史上共经历五次周期。可以发现,白酒的周期不仅反映经济周期,也与供给侧的内在矛盾有关。
当前这轮周期中,提价取代了销量增长,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动力。

最近三年白酒板块表现疲软,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是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预计,未来白酒仍将持续面临需求端的压力。
从历史数据看,人口和白酒产量之间存在较高的正相关性,即人口增加,白酒的产量也有所增加。

但随着中国生育率从 2017 年开始下降,人口问题可能会对长期白酒的需求端造成威胁。我们预计,2024-28 年白酒销量增长缓慢。人口红利的减少,加上年轻一代饮酒频率的降低以及口味的多样化,会导致 2028 年后白酒需求急剧下降。

虽然如此,我们看到很多龙头酒企仍在积极地扩大产能。从前20大酒企的中长期产能计划可以推测,未来十年白酒的供应量将至少增加50%。

这些酒企积极扩产背后有两个主要的逻辑:
首先,人口结构变化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推动了“少喝但喝好”的趋势,龙头企业的产能扩张将使他们能够满足对优质白酒日益增长的需求。
其次,收入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消费者的消费升级。随着产能扩张,白酒厂商将能够进一步满足市场对优质白酒日益增长的需求。
历史数据显示,人均收入水平与白酒价格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随着收入提升,消费者逐渐从注重数量转向追求品质,这种消费升级趋势有望推动白酒行业的高端化发展。

我们预计,未来十年白酒行业的年收入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 3.5%,虽然低于过去十年 4.2% 的增长水平,但高端化趋势将足以弥补销量疲软的影响,确保行业的持续增长。

(文章来源:晨星)
(责任编辑:138)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