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经济大省挑大梁】绿色嬗变 破茧蝶变 共融共变——国网浙江电力以电力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2025年开年以来,民营经济再度成为热门话题。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大省,在“经济大省挑大梁”中贡献了独特力量。浙江新春第一会提出,要紧扣“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等重大使命,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促进经济稳进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勤春来早,开年即“开跑”。浙江“经济大省挑大梁”系列报道,旨在彰显能源电力的责任担当,助力经济“开门红”。
京华春早,民营经济再启新章。在京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的积极信号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大信心。在浙江经济发展中,民营经济是耀眼的篇章,构成了经济大省的核心底座。截至2024年底,浙江民营企业在册总量350.53万户,占企业主体总量的92.06%,每千人拥有民营企业56家。民营经济为浙江工业贡献了60%左右的税收,创造了约70%的增加值,提供了约85%的就业岗位。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产业发展格局正发生着深刻变革,浙江民营经济也面临从低小散、高能耗向高效、绿色的转型。应时而为,以电为媒。国网浙江电力全方位、深层次赋能传统产业绿色嬗变与新兴经济破茧成蝶,助力民营经济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阔步前行。
绿色破局传统产业的基因嬗变
绍兴柯桥被誉为“国际纺织之都”,纺织产业是其经济支柱。然而,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在守住产业优势的同时提升发展能级,成为民营纺织印染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柯桥区浙江迎丰科技公司现代化纺织车间内,智能化喷气定型机在电力驱动下高速运转。“去年三个厂区总用电量达2.17亿千瓦时,节能降耗是传统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突破口。”该公司能源装备部经理高俊表示,在政策引导和国网绍兴供电公司建议下,公司开展节能改造,以永磁电机替代三相异步电机。“仅此一项,可节约30%电力消耗。”
与此同时,减碳诉求驱动企业投身绿色革命。在迎丰科技,屋顶光伏每年可生产绿电560万千瓦时。此外,企业通过购买绿证、使用绿电进一步提升发展“含绿量”。
以迎丰科技为代表,过去两年,绍兴纺织行业加快设备改造,行业能耗显著下降。2023年,行业规上企业单位产值能耗同比下降超10%。而在更大范围内,一场以绿色发展破局,由政策驱动、电力赋能、政电耦合的变革正在重塑产业基因。
2024年,浙江纺织业用电量519.5亿千瓦时,居制造业用电量十大行业之首,但纺织业5.7%的用电量增速远低于9.5%的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和9.1%的制造业用电量增速。
纺织业印染业产生的污水是行业发展的另一痛点。“近年来,我们在绿色印染技术上取得突破,但还远远不够。”浙江省现代纺织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沈臻芳表示。
虽然政府花大力气对污水治理进行监管,但仍有企业为节约成本偷排未经处理的污水。为此,国网绍兴供电公司与环保部门协作,打造环保监管数智化应用“环保电眼”,通过实时采集产污、治污设备供电回路电流等信息,远程监测设施运行,精准把控企业污水治理情况。目前,“环保电眼”已接入1323家企业,设置10699个监测点。这种政电合作的方式,成为浙江政企协同构建的治理范式。
生态谋篇战略产业的版图重构
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三样”是我国着力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数据显示,2024年浙江新能源汽车产量首超90万辆,占汽车整车产量的比重达到53.7%,较上年度提高13个百分点。
温州、台州等地民营企业敏锐捕捉到其中蕴藏的产业机会。例如,在瑞安市,一些企业从传统的汽摩配行业,奋力一跃,搏击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蓝海。预计到2025年,瑞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将从2015年的40.05%增至约70%,高新技术企业从134家增加到1000家左右。
浙江戈尔德智能悬架公司是国内汽车悬架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年产值约20亿元,产品供应小米、零跑、问界等国产新能源整车制造头部企业。“新能源汽车带来制造业成长,衍生出更多生态,这是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正因如此,浙江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民营经济应该成为重要的参与者。”该公司董事会秘书金道一说。
豪达(浙江)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是国内汽车配件先锋企业之一,主要生产车用线束,产品供吉利、宁德时代等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企业。“新能源汽车线束量更多,采购成本更高,让我们的产品更多元化,订单更多。”该公司副总经理颜鑫鑫说。过去三年,豪达公司年营收增长均超过30%。
为扶持产业发展,国网瑞安市供电公司开辟用电报装“绿色通道”,让企业便捷高效办电。国网台州市路桥区供电公司优先保障服务重点企业,合理调配电力资源,满足用电需求,一系列电力协同保障机制有效降低了因电力问题导致的供应链风险。
正泰新能是浙江本土光伏电池组件制造企业,也是最早进入光伏领域的民营企业之一。在乐清基地的生产车间里,AI技术如无形之手,精准操控着每个生产环节,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光伏组件制造对电能质量要求极高,一丝闪动都可能造成生产线上的产品报废。一旦停电,生产线可能需要几天才能恢复,损失很大。”该公司电池车间负责人于大钧表示。基于企业需求,国网乐清市供电公司为企业定制了供电方案,并设置双回路供电,确保供电连续性。
另一方面,作为电力产业链成员,电气装备制造企业与电网深度融合,通过研发智能电网设备、建设虚拟电厂等,助力电网更加智能、高效,这是产业与电网新的共生关系。
前沿卡位未来产业的异军突起
台州民营企业占绝大多数,这里曾以模具制造产业闻名。随着彩虹无人机、浙东南智算中心等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相继落户,台州未来产业异军突起,在卡位之战中赢得先机。
“抓住国家发展低空经济等产业契机,我们出台了《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落实总规模超10亿元的低空经济基金,建设无人机航空小镇、低空经济产业园区等,聚焦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台州湾新区发展改革局副局长王彦中表示,“招商引资是我们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而营商环境是金字招牌,我们与供电公司紧密合作,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让台州湾新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沃土。”
彩虹无人机台州分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人刘永胜表示,供电公司主动靠前服务,办电过程做到“最多跑一次”;供电公司还为无人机生产车间配备UPS供电系统,确保电力不断,为企业稳定生产保驾护航。
“从模具制造,到如今转型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通过经验积累、工艺创新最终实现产品升级,这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必然路径。”浙江华荣航空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振兴感慨。该公司是国内航空航天企业工艺装配主要供应商之一,国网台州供电公司台州湾新区供电分公司组建专门团队到企业了解用电需求,帮助优化供电方案。
在台州湾新区乘低空经济东风起航之际,台州黄岩则凭借浙东南智算中心,站在了算力产业前沿。浙东南智算中心搭载国内最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并与国产AI大模型适配,推动浙东南区域AI产业进入新阶段,夯实民营经济数字化转型底座。算力尽头是电力,当地供电公司为浙东南智算中心建设110千伏变电站,提供专属供电方案,99.999%的供电可靠性,为算力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从迎丰科技到正泰新能,再到智算中心,浙江民营经济正以向上之姿,迎接绿色嬗变、破茧蝶变。在这场变革中,电力与民营企业同频共振,奏响共融共变之曲。(张正华)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原标题:【经济大省挑大梁】绿色嬗变 破茧蝶变 共融共变——国网浙江电力以电力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6)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