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深圳金融科技蝉联全国第一,全球排名再创新高
3月20日,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发布的《第3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37)》显示,在119个金融中心城市中,深圳金融科技专项排名蝉联全国第一、全球第三,仅次于纽约和伦敦。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与上一期相比,深圳与榜首的得分差距由15分缩小至2分,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成绩的取得,彰显了深圳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卓越实力和强劲发展势头。
政策引领,精准布局金融科技
深圳金融科技能够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离不开近年来深圳在金融科技领域的精准布局和政策引领。在《深圳市扶持金融科技发展若干措施》和《深圳市金融科技专项发展规划(2023—2025年)》等政策的指导下,深圳不断完善“技术研发+场景运用+成果转化+人才支撑+标准建设”的全过程产业链,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此外,深圳还成立了全国首个金融科技企业出海联盟,支持微众银行赴港设立全国首个民营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并全国首发落地数字人民币可视硬钱包。近期,深圳更是联合香港组建深港金融合作委员会—金融科技工作组,携手香港共同打造协同共进、优势互补的全球金融科技核心枢纽。
头部企业集聚,释放创新动能
深圳金融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头部企业的集聚和引领。目前,深圳已经全面汇聚了平安科技、招商金科、腾讯金融科技等领军企业,以及华锐技术、微言科技等新兴势力。
在2024年《福布斯》中国金融科技影响力企业TOP50榜单中,微众银行、金蝶信科等13家深圳企业强势入围。同时,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双50榜单也收录了金证股份、中保车服等24家深圳本土企业,涵盖了普惠金融、保险科技、AI大模型等多个前沿领域。
值得关注的是,在《财富》亚洲金融科技创新者评选中,深圳企业更是独占三席鳌头。其中,微众银行领跑数字银行领域,平安保险问鼎保险科技领域,腾讯控股则稳居支付领域次席。这些荣誉的获得,充分展示了深圳金融科技企业在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强大实力。
全维度生态,构筑核心竞争力
深圳金融科技的发展还得益于其全维度的生态体系。在基础设施方面,深圳金融科技研究院、国家金融科技测评中心、百行征信等国家级平台相继落地,为深圳金融科技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园区建设方面,福田区“金科双园”企业估值近700亿元,罗湖区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产业园也累计引进了数盾科技、博思软件、华钦科技等21家企业。这些园区通过组建一批金融科技孵化器、加速器等平台载体,有力促进了金融科技类企业的培育和成果转化。
在交流活动方面,深圳成功举办了中国内地首个地方政府举办的金融科技节,并先后举办了湾区(深圳)数字金融人才季、中英(深圳)数字金融峰会等活动。同时,深圳还在香港举办了深港澳金融科技峰会,展示了深圳金融科技企业的创新成果和发展实力。
场景化应用,彰显创新活力
深圳是最全面深入参与国家各项金融科技试点的城市之一。自2019年起,在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等部委的支持下,深圳顺利开展实施了15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和13个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
同时,深圳还是全国首批4个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的城市之一。目前,深圳已经基本实现了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六大领域的全覆盖,并累计开立钱包4542.11万个,商户(门店)数达到191.35万个。在各类试点项目的推动下,招商银行、微众银行、平安人寿、中信证券、南方基金、腾讯财付通等金融机构推出了大量创新应用场景。
这些场景化应用的推出,不仅提升了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性,还推动了金融科技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同时,深圳金融创新奖、香蜜湖金融科技创新奖、红岭金融创新奖等获奖项目中,绝大多数也是金融科技应用的典型场景。
专注人才培育,激活发展引擎
人才是金融科技发展的关键。为了培育更多高素质的金融科技人才,2019年以来,深圳联合香港、澳门金融监管部门深入实施“深港澳金融科技师”专才计划。该计划初步建立了集培训、考试、资格认定为一体的生态体系,全力培育精通国际金融市场通行规则、具备科技创新理论功底、拥有较高伦理道德职业标准的高素质、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
截至目前,该计划已经成功培育了2715名一级持证人、319名二级持证人。同时,深圳还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暨南大学深圳校区、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等8所知名高校携手共建了27个数字金融(金融科技)校企联合实习基地,累计为高校学子提供了近千个实习岗位,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
深圳金融科技蝉联全国第一、全球第三的佳绩,是深圳在金融科技领域精准布局、头部企业集聚、全维度生态构筑、场景化应用创新以及专注人才培育等多方面努力的结果。未来,深圳将继续保持其在金融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为推动全球金融科技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原标题:深圳金融科技蝉联全国第一,全球排名再创新高)
(责任编辑:126)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