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交通银行:聚焦主业稳中提质 加力强化“上海主场”优势
3月21日晚间,交通银行(下称“交行”)披露了国有大行首份2024年年报。
这份年报传递出暖意,彰显大行担当:交行经营规模稳步扩张、盈利韧性持续增强、资产质量稳中向好。报告显示,交行(集团口径,下同)全年资产总额突破14.9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9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5.86亿元,营业收入2598.26亿元,同比均保持正增长。
交行同步披露了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加上今年1月已派发的2024年半年度的股息,交行2024年度全年现金分红比例为32.68%。算上此次分红,交行的现金分红比例已连续13年保持在30%以上。
交行管理层表示,2025年将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社会民生为着力点,持续锻长板、挖潜力,在科技赋能、绿色转型、普惠民生等领域深化创新,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深耕主业服务实体核心指标稳健增长
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交行始终将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去年信贷投放力度进一步加大。
回顾2024年,交行高效落实稳经济各项政策,推动“两重”“两新”政策实施,金融供给总量攀升、结构优化。年报显示,2024年,交行客户贷款余额和债券投资余额分别较上年末增长7.52%和6.59%,金融供给总量持续攀升。在重点领域支持上,交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1.93%和9.05%,精准滴灌国家战略产业。
围绕促消费、惠民生,交行持续丰富消费金融产品供给,丰富多元化消费场景。2024年,交行个人贷款余额达27524.06亿元,同比增长11.29%,成为此次年报中最大的亮点之一。尤其是,个人消费贷款与信用卡贷款余额分别实现90.44%和9.94%的增长,覆盖家居、汽车、教育等多元化消费场景,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助力提振消费。例如,仅汽车分期业务增幅达240.10%,精准满足居民住房改善、绿色消费等需求。
这也助推交行零售业务的转型,推进了财富管理业务持续扩容。报告期末,交行境内个人金融资产(AUM)规模达5.49万亿元。通过优化“沃德优选”产品体系,交行还推出商业养老金保险、家庭服务信托等创新产品,进一步提升客户财富管理体验。
作为唯一一家总部在上海的国有大行,交行有力践行国有大行主力军和压舱石担当,以高效金融供给切实推动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落地,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金融力量。截至报告期末,交行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三大区域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7.85%,增幅较集团贷款平均增幅高0.33个百分点;三大区域贷款余额占比54.01%,较上年末提升0.17个百分点。
积极做好“五篇大文章” 特色金融有所突破
在近年来充满不确定性的复杂经营环境中,交行始终坚持战略定力,以“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五大领域为核心,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推动战略落地见效。
过去一年来,交行做好“五篇大文章”效果显著:科技金融能级跃升,绿色金融提质扩容,普惠金融扩面增量,养老金融体系初成,数字金融纵深推进。细数每个领域,亮点纷呈。
例如,推动科技金融服务能级方面,交行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构建“股贷债租托”综合服务体系,设立21家分行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及74家科技支行。不仅如此,交行还针对性调整了组织架构,建立了“总分辖支”四级联动工作机制,通过总分行的协同合作,快速响应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例如,针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行业,交行推出定制化授信政策,简化审批流程,将平均审批周期缩短30%。
报告期末,交行科技金融授信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45.37%,“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增速分别为64.5%和59.59%。
又如普惠金融业务,去年扩面增量成效显著。报告显示,去年交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和涉农贷款余额分别达7620.73亿元和8413.67亿元,同比增长29.10%和15.72%。依托“数字化经营中心”和“信贷工厂”模式,交行提升服务效率,推出40款涉农场景特色产品,并连续6年获得定点帮扶“好”的评价。在服务模式上,交行构建“总、分、辖、支”四级工作专班,推进“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
涉及万千民生的养老金融领域:交行围绕“五大领域”协同推进养老金融,养老产业贷款余额增长38.84%,上线适老化财富管理产品323款,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规模及托管业务稳居行业前列。
通过优化信贷政策与服务体系,交行积极助力银发经济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实施多项实质性举措:构建“账户开立+资金缴存+产品投资+综合服务”一站式个人养老金服务体系,推出涵盖储蓄、基金、保险、理财的全品类养老产品货架;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为养老机构提供长期低息资金;在手机银行上线“长者版”界面,简化操作流程,增设语音助手功能,提升老年客户使用体验。
强化上海主场优势创新策源辐射全国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地区经济总量占到全国的1/4。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区域发展的机遇和潜力巨大,也为总部在沪的交行创造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近年来,交行努力向建设“长三角龙头银行”奋进,发挥“上海主场”创新策源作用,深度融入和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加力提升“上海主场”竞争力和价值贡献度,动能不断积蓄。
就年报来看,交行金融市场交易、要素市场服务、托管业务等保持市场领先,股权投资、科技金融、航贸金融、离岸、数字人民币、信用就医等领域创新策源成效渐显。
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方面,2024年交通银行上海地区的个人信贷增量110亿元,增幅9.56%,增量、增幅均居上海地区五大行之首。
在要素市场服务方面,截至报告期末,交行金融市场交易量达177万亿元“债券通”“互换通”交易量达1.80万亿元,银行间市场交易量达177万亿元,中央对手清算代理规模稳居市场第一,巩固了在银行间市场的领先地位。
为了推进“上海主场”战略实施,更好支持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交行在资源体系和考核机制上,进行了全方位的鼓励支持。具体包括:
一是制定行动方案,积极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要求,在总行层面,按年度制定“上海主场”建设行动方案,并不断迭代优化措施。
二是加大考核资源倾斜,交行针对上海市分行进行以规模增长和效益提升为导向的差异化考核。同时对总行各部门及集团子公司“上海主场”建设的相关指标,形成集团协同合力。根据“上海主场”建设需要,制定了专门的行动方案,并配置资源,支持重点创新项目和重大工程服务。
三是推动战建融合,交行以专班形式,在重大项目、离岸跨境、数字化经营、新型托管等多个领域推动总行员工队伍下沉到分支机构,深度融合。
四是开展先行先试,交行根据上海市场的建设实际,提出制度性授权的创新模式,制定先行先试清单和专项授权清单,在跨境电商、离岸业务、科技金融等重点项目实现了创新性突破。
高度重视股东回报拟分红比例保持30%
作为“A+H”两地上市的国有大行,交行高度重视股东回报,并首次发布了估值提升行动方案。
交行21日同步披露分红计划,公司拟每股分配现金股利0.197元(含税),共分配现金股利为146.3亿元。公司报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为2820.6亿元,2024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为32.68%。算上此次分红,交行的现金分红比例已经连续13年保持在30%以上。
交行还发布国有大行首份《估值提升计划暨行动方案》。其中提及,未来三年该行现金分红比例均不少于30%,且将适时实施一年多次分红。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交通银行:聚焦主业稳中提质 加力强化“上海主场”优势)
(责任编辑:137)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