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博鳌论坛2025丨全球南方推动构建经济新秩序,中国方案开启现代化新范式
为发展而起,因发展而兴。近年来,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集合体的“全球南方”声势日益壮大,在全球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凸显。
3月25日至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自去年论坛增设了“全球南方的兴起”议题以来,博鳌论坛的“含南量”不断提升。26日,在“全球南方:共同迈向现代化”和“实现普惠包容的全球化:路径与行动”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就围绕全球南方国家如何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路径,如何在贸易、金融、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加强合作等议题展开讨论。
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基金主任王晓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的过程中越来越活跃,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响亮。发展中国家正通过不同的多边平台,推动更好的合作倡议,“未来‘全球南方’将朝着更加全面的发展行进,即考虑到不同国家的诉求,实现包容平等的全球治理。”
作为全球南方的一员,中国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以开放的胸襟,以实际行动为全球南方国家带来增长动能,其发展模式也给全球南方带来启示。
中国发展路径启示全球南方
近年来,“全球南方”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这与经济实力密切相关。
一组数字最具说服力:过去20年,“全球南方”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过去40年,“全球南方”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已经从24%提升到40%以上。联合国贸发会议副秘书长佩德罗·曼努埃尔·马雷诺曾表示,当前,南南贸易总额已超过南北贸易,在世界贸易投资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影响力不断提高。
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所长巴巴耶夫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壮大印象深刻。“这些国家不是单一的整体,它们有各种区域组别,如上海合作组织、东盟、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等。”他表示,虽然全球南方国家身处不同的区域合作机制当中,但各国的全球化价值观是一致的,本着这些原则,它们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而这种影响力已在世界舞台上有所展现。
“全球南方”正深刻地改写着世界经济版图,成为国际秩序变革的关键力量。通过各种合作机制,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事务上的话语权不断增强。然而,在全球合作和世界经济前景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全球南方国家也面临着诸多发展挑战。
对此,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黄益平表示,“全球南方”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如何提升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很多国家难以避免地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亟需探索有效的经济发展路径。当前,全球的经济秩序正在发生变化,全球南方国家可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除了外部因素,不少专家提到“全球南方”内部诉求不同的问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表示,“全球南方”可被理解为一种声音,但事实上全球南方成员有不同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很难针对发展问题迅速采取切实的行动。
当前,“全球南方”正在探索现代化路径,这也是它们在发展路上绕不开的课题。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表示,全球南方国家首先要学习中国或者东亚一些国家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不一定非要遵循西方现代化的做法,两条途径都要借鉴。
郑永年则强调了“开源式现代化”的理念。“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都是实施此模式成功的国家,我觉得这些经济体走的现代化道路都是开源式的现代化,以中国为例,中国向美国学习,也向新加坡学习,在发展模式上博采众长。”他表示,对全球南方国家来说并没有单一的现代化道路,每个国家都要找到最适合自己文化及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柬埔寨亚洲愿景研究院院长成金珑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全球南方国家正在快速成长。如果把人口、地理和经济等因素综合起来看,“全球南方”已经成为塑造全球经济活力最强大的力量之一,未来它们应该把更多精力集中在如何让合作项目发挥实际作用,从而造福人民。
技术合作是推动普惠包容全球化的关键
“我们做个比喻,过去30年的全球化就像一个高速路,大家都在朝着同一个方向走,而政府把许多障碍都取消掉了,奠定基础让大家能够走得更快。但未来全球化可能是一个拐弯比较多的高速路。”泰国前副总理兼外长敦在发言中表达了对全球化前路的一定担忧。
一方面,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这些全球化的逆流,冲击着自由贸易秩序和全球供应链,全球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加剧。另一方面,新一波新技术浪潮席卷全球,半导体、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关键领域的科技壁垒不断提高,马太效应或许不减反增。
芬兰前总理埃斯科·阿霍(Esko Aho)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大多数人的想法是,我们会让现有的(多边)系统继续工作,我们必须保证贸易体系、全球安全体系、全球治理体系能够正常工作。包容性的全球化也必须建立在此基础上,我们希望全球的发展情况会有所好转。”
当前,全球化进程正处于关键节点。面对诸多不确定性,全球经济亟需寻找新的增长动力,而如何在挑战交织下推进更加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核心议题。
首先,大变局冲击既有规则和秩序,但也蕴藏着构建更平等、普惠全球化体系的新机遇。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指出,过去的经济全球化,主要由西方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主导,它们通过全球化的投资和贸易,把全世界连接在一起。未来,仍希望西方国家继续向中国和第三世界投资,从而缩小贫困差距。但同时,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企业“走出去”成为新一代的跨国公司,有望成为新一波全球化的重要力量和角色。当前“中企出海”,也是在构建不一样的全球化格局。
其次,亚洲尤其是中国正成为推动普惠包容全球化的稳定力量。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认为,面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稳步推进,区域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跨境电商“跑”出新速度,亚洲各国正携手推动重构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泰国前副总理兼外长敦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在推进全球化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在泰中建交的过去50年里,中国非常愿意向世界伸出援手,与世界各国合作,致力于付诸行动惠及国际社会。
尤其是,中国在AI、新能源等科技领域的突破不断给世界带来惊喜。中国与南方国家的技术合作,帮助后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业链本土化,也将成为新兴经济体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推动力。
敦向记者表示,中国现在引领着众多技术的发展,如数字经济,若世界各国都能支持,将给它们的经济带来显著益处,这也是实现全球化的一种方式。
“在推动普惠包容的全球化的过程中,技术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在技术的支撑下,各国互相支持,这就是各个国家、各个经济体和社会之间数字互联的体现,我认为这是各国未来实现更深层次、更紧密联系的全球化的道路。”金珑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
开放合作平台辐射效应日益显现
可以预见,未来十年,全球南方国家不仅将继续扩大经济的影响力,还将在全球治理体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如何塑造更加公平、包容的全球经济秩序,将成为决定全球南方国家能否真正崛起的关键。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柯成兴指出,二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但它却没能为全球提供相匹配的公共服务,学界把这称之为“金德尔伯格陷阱”。今天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但在全球事务上却选择了收缩,不再发挥引领作用,所以全球南方国家需要找到新的合作平台,主动创造合作机制,而非依赖传统的全球经济体系。
目前,金砖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77国集团和中国”等南南合作机制,在全球南方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巴巴耶夫也表示,对于“全球南方”的发展而言,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俄罗斯提出的大欧亚伙伴关系都是很好的倡议,极大提升了“全球南方”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全球南方”在推动合作方面已积累了不少经验。王晓军告诉记者,发展中国家正通过不同的多边平台,推动更好的合作倡议。例如,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上提出各项发展中国家的诉求,才建立了气候变化损失和损害基金,这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放眼未来,南南合作需要制度化,除了七十七国集团外,还应推动更多区域合作机制,以形成“涟漪效应”,促进更大范围的经济合作。
黄益平认为,一方面,全球经济秩序已成型,有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南方国家可以继续合作让原有秩序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很多区域性自贸安排已建立起来,可把这些区域性自贸协议打通,推动自贸区、自贸协议更大规模地开放,形成更大的开放平台。
尽管美国“离群”,但中国的“开源式现代化”有望为欠发达国家注入新的动能。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郑永年一再强调,虽然在美国之后并没有另外一个超级大国能够完全取代美国,但有中国、印度这样的大国在不断崛起,这些大国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帮助欠发达、规模较小的国家发展。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博鳌论坛2025丨全球南方推动构建经济新秩序,中国方案开启现代化新范式)
(责任编辑:137)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