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公立三级医院“国采药”使用比例近九成,国家卫健委:继续降低患者用药成本

2025年03月28日 16:58
作者:吴斯旻
来源: 第一财经
编辑:东方财富网
分享到:

  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正逐渐显现,而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仍需持续深入。

  28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发布的“关于印发2023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下称“通报”)显示,通过连续6年的引导,三级公立医院公益性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功能定位进一步落实,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运营管理更加规范,持续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

  通报进一步明确了三级公立医院深化医改的方向:国家卫健委将在“指导医院合理配备使用医保目录药品,降低患者用药成本”的同时,“建立健全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和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推动不同医疗机构、不同科室、不同岗位薪酬更加合理”,以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国采中标药品使用比例近九成

  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自2019年启动,该项考核又被称为医疗界的“国考”,从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患者满意度等维度,综合评估医院管理水平与服务能力。2023年度,全国共2168家三级公立医院(不含中医)参加绩效监测(综合医院1588家,专科医院580家),与2022年相比,新增医院90家。

  根据通报,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的收支结构持续优化。2021-2023年三年间,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医疗收入中,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比逐年提高,到2023年达到29.59%;辅助用药收入占比和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则呈逐年下降趋势。

图片来源: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关于印发2023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高值耗材在公立三级医院收入中占比降幅尤为显著。2021年“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高于“医疗服务收入”,2022年,后者占比赶超前者;而根据2023年的最新监测结果,当年,“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降幅进一步加大,达到3.22个百分点。

  “通过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实现药价明显降低,减轻患者药费负担”,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的通知》明确的要求。

  根据最新版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合理用药有六个下属指标,其中包括“门诊患者基本药物处方占比”“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使用比例”,指标均以“逐步提高”为导向。

  近年来,在绩效考核引导下,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在收支结构优化的同时,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集采药品的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门诊分流”逐渐显效。

  通报显示,2023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门诊患者基本药物处方占比(59.48%)、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用率(96.30%),分别较2022年提升1.40个和0.13个百分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使用比例和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完成比例分别为89.71%和96.11%,较2022年增加4.06个和1.95个百分点。

  事实上,自2021年以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即“国采”)中标药品使用比例逐年快速提升。其中,2021年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使用比例为75.67%,较2020年增加10.25个百分点。2022年,该比例再次提高约10个百分点达到85.67%。2023年,该比例则接近九成。

图片来源: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关于印发2023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

  下一步,国家卫健委称,将继续指导医院合理配备使用医保目录药品,降低患者用药成本。

  近5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医护比维持在1:1.5左右

  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公益性”为导向。为夯实公立医院公益性基础,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公立医院编制、医疗服务价格、薪酬等动态调整。

  通报数据显示了前述深化医改的举措落地情况: 2023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人员经费占比为39.18%,较2022年提升0.13个百分点,医院人员经费占比逐步提高。

  人员结构也进一步优化。根据通报,2023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总量稳步增长,达到314.05万人。麻醉、儿科、重症、病理、中医、感染性疾病科医师总数分别为5.34万人、6.50万人、2.32万人、1.78万人、6.86万人、1.82万人,较2022年均有增长,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三级公立医院注册护士为170.82万人,较2022年增加5.94万人,医护比保持稳定,护士队伍持续壮大。

  然而,在梳理当前公立三级医院目前存在的问题时,通报认为,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健全,医院内部管理理念与科学化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通报称,部分三级公立医院对人、财、物、技术等精细化管理重视不够,部分三级公立医院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轻视成本控制和运营管理,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根据通报,近5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医护比维持在1:1.5左右。“部分医院因地理位置、编制、薪酬福利等问题,导致人才引进困难、人才流失严重、人员结构失衡。全国三级公立医院住院医师首次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为73.84%,较2022年下降4.04个百分点。”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对第一财经分析称,优化医护比的重点仍在于继续填补护士缺口。其中,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通过考核“医护比”等指标,可以逐步引导医院增加护士配备、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

  为进一步巩固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础,根据通报,国家卫健委将继续深入开展以下三方面工作:

  其一,指导公立医院加强经济运行管理,严控超规划无序扩张。

  其二,建立健全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和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使有资质、有能力、有良好医德医风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逐步得到编制保障;及时反映成本和技术变化,把临床中验证成熟的新技术按程序纳入医保,定期评估、动态调整、有升有降、小步快走。

  其三,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完善公立医院薪酬水平决定机制,合理调控各级各类医院间收入差距,医院内部分配兼顾不同科室之间的平衡,推动不同医疗机构、不同科室、不同岗位薪酬更加合理。

  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原标题:公立三级医院“国采药”使用比例近九成,国家卫健委:继续降低患者用药成本)

(责任编辑:43)

分享到: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加载更多
查看全部评论
 
 
 
 

网友点击排行

 
  • 基金
  • 财经
  • 股票
  • 基金吧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将天天基金网设为上网首页吗?      将天天基金网添加到收藏夹吗?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

A
安联基金安信基金
B
博道基金渤海汇金北京京管泰富基金百嘉基金贝莱德基金管理博时基金北信瑞丰宝盈基金博远基金
C
长安基金长城基金长城证券财达证券淳厚基金创金合信基金长江证券(上海)资管长盛基金财通基金财通资管诚通证券长信基金财信证券
D
德邦基金德邦证券资管大成基金东财基金达诚基金东方阿尔法基金东方红资产管理东方基金东莞证券东海基金东海证券东吴基金东吴证券东兴基金东兴证券第一创业东证融汇证券资产管理
F
富安达基金蜂巢基金富达基金(中国)富国基金富荣基金方正富邦基金方正证券
G
光大保德信基金国都证券广发基金广发资产管理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国海证券国金基金国联安基金国联基金格林基金国联民生国联证券资产管理国融基金国寿安保基金国泰君安资管国泰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国投证券国投证券资产管理国新国证基金国信证券国新证券股份国信证券资产管理工银瑞信基金国元证券
H
华安基金汇安基金华安证券华安证券资产管理汇百川基金华宝基金华宸未来基金华创证券泓德基金华富基金汇丰晋信基金海富通基金宏利基金汇泉基金华润元大基金华商基金惠升基金恒生前海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华泰保兴基金红土创新基金汇添富基金红塔红土恒泰证券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华夏基金华西基金华鑫证券合煦智远基金恒越基金弘毅远方基金
J
嘉合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嘉实基金九泰基金建信基金江信基金金信基金金鹰基金金元顺安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
 
126人参与 评论0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