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银行零售业务正在经历“破茧之痛”
银行零售业务的处境,从已发布的几份年报可窥一斑。几家A股上市银行2024年零售业务价值贡献大多缩水,利润占比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零售之王”招商银行披露,集团2024年零售金融业务税前利润为906.44亿元,同比下降9.28%,占集团税前利润的50.74%,同比下降5.83个百分点;零售金融业务营业收入为1968.35亿元,同比增长1.29%,占集团营业收入的58.32%,同比上升1.01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零售业务去年在多个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该行个人金融业务1025.96亿元的营业收入及39.49%的营收占比,同样较上年的1083.92亿元和42.08%有所下滑;利润总额及占比的萎缩则更为明显,2024年个人金融业务实现利润总额191.97亿元,较2023年的329.80亿元减少逾四成,占比也从33.08%降至18.55%。
曾被称为“零售黑马”的平安银行2024年零售金融业务营业收入为712.55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48.6%,较上年的961.61亿元和58.4%均有所下滑;零售金融业务净利润为2.89亿元,占比仅为0.6%。
此外,重庆银行2024年个人银行业务实现营收30.03亿元,同比增加26.18%;但该行个人银行业务税前利润仅为4.44亿元,较上年的6.24亿元下滑近三成,在税前利润总额中的占比更是从10.24%下滑至6.94%。
与此同时,零售资产质量也普遍承压。截至2024年末,招商银行零售不良贷款余额为351.3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5.48亿元 ,不良贷款率为0.96%,较上年末上升0.07个百分点;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为1.39%,较上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交通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为1.08%,较上年末的0.81%上升0.27个百分点;重庆银行零售贷款不良率为2.71%,明显高于上年末的1.98%。
一连串数据揭示了过去一年银行零售业务之难,这绝非个别银行的孤立遭遇,而是整个银行业零售板块面临的共性挑战——居民消费意愿保守、资产质量压力显现、息差持续收窄等因素交织,让传统零售增长模式遭遇阶段性瓶颈。
2025年,银行零售业务能否有起色?从政策环境的角度剖析,当前提振消费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到的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促进生活服务消费、发展入境消费、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等诸多举措,为银行零售业务带来了更多发展契机。银行可推出多样化消费信贷产品,优化消费场景金融服务,进而推动零售贷款增长加快和资产质量提升。
由此观之,促消费政策或可为银行零售业务的回暖注入一剂强心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业务面临的压力。然而,长远来看,银行零售业务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更在于从以往追求规模扩张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逐步转变为注重价值深耕的精细化运营,包括需要更好地满足持续升级的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不断深化数智化转型,以及推动业务模式从传统单一的信贷服务向综合性金融生态体系转变等。
银行零售业务当下面临的困境,恰似一场“破茧之痛”,眼下的短期调整实际上正为长期发展积蓄动能。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原标题:银行零售业务正在经历“破茧之痛”)
(责任编辑:73)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