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2025年未来产业十大新赛道揭晓 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入选丨直击中关村论坛
【大河财立方记者秦龙史冰倩北京报道】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3月28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市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成功举办。

未来产业的发展路径是什么?如何推动未来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这是行业共同关注的问题。会上,聚焦未来产业中新赛道发展情况的最新研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所长蒲松涛在会上发布《未来产业新赛道研究报告》(简称报告)。
蒲松涛对报告内容进行详细阐述,通过梳理未来产业的514个细分赛道,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构建了面向2035年的未来产业重点赛道目录,并研判形成了2025年未来产业十大赛道,分别是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高级别自动驾驶、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低空经济/通用航空、新型储能(固态电池等)、清洁氢、算力芯片、细胞与基因治疗、元宇宙。
论坛现场,蒲松涛表示,未来产业已成为全球科技竞合的核心领域。自去年1月份,工信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顶层设计文件以来,我国在该领域的战略布局全面提速。
报告显示,美、德、日、韩等发达国家已形成差异化竞争策略:美国在量子科技、AI、6G等领域构建全链条生态;德国依托工业4.0基础深耕智能制造;日本聚焦"社会5.0"愿景推进氢能革命;韩国则集中突破半导体与量子计算。
实际上,我国各地方政府正加速形成特色化布局。数据显示,北京已锁定20余个细分方向,重点培育通用AI与商业航天;上海打造未来健康产业集群;长三角地区在低空经济领域形成联动发展。
蒲松涛认为,我国开展未来产业的新赛道布局有三方面重要意义,一是加快形成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经济新动能。二是提升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抢占未来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新高地;激发创新发展的内生驱动力,构建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的创新路径。
“我们正站在重要的时间窗口。”蒲松涛强调,2024—2027年全球将有62%的未来产业技术进入成熟期,我国在7个赛道具备领跑潜力。随着新质生产力评价体系、数据要素流通机制等基础制度的完善,中国有望在2035年形成3—5个具有全球主导权的未来产业集群。
“当前很多未来产业赛道仍处在产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从政策角度讲,我们要统筹好政府与市场,统筹好短期与长期,统筹好中央和地方,统筹好供给和需求,统筹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构建形成一系列的创新性的政策体系,来支持我国未来产业重点赛道的快速发展。”蒲松涛说。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原标题:2025年未来产业十大新赛道揭晓 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入选丨直击中关村论坛)
(责任编辑:43)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