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2013年基金整体盈利近1700亿 四年以来最赚钱
截至记者发稿,除国泰和国金通用外,72家基金公司发布了旗下基金2013年年报。天相数据统计显示,去年基金整体盈利近1700亿元,为近四年来最多;偏股型基金依然是创收大户,股基、混基合计盈利1300亿;而在钱紧市况中,凭借膨胀的规模,成立仅半年有余的天弘增利宝盈利近18亿,在创收榜中排名14.
盈利1700亿四年以来最赚钱
整体上看,天相统计显示,截至发稿,72家基金公司旗下1731只基金(A/B/C分开计算,不含国泰基金和国金通用基金公司旗下全部基金、光大添天利A/B、光大添盛理财A/B以及国富日日收益货币A/B)2013年合计盈利1686.93亿元,这也是自2010年以来,基金整体盈利最多的一年。
统计显示,2009年在市场一波小牛市的推动下,基金整体盈利超过9000亿,创收水平仅次于2007年。此后,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基金的盈利情况分别为50.82亿、-5004.26亿和1267.47亿。(点此查看>>>基金净值 基金排行 热销基金)
在上述72家基金公司中,华夏基金旗下基金合计盈利160.24亿,依旧排名各公司之首;而景顺长城则以旗下基金合计盈利103.67亿的水平跃升至第2,成为2013年最大黑马。统计显示,该公司旗下基金2012年盈利水平排名全行业第25位。华夏和景顺也成为去年仅有的两家旗下公募产品盈利超百亿元的公司。
此外,易方达、嘉实和广发旗下基金分别盈利94.56亿、92.15亿和87.26亿,紧随其后。(点此查看>>>基金年报)
72家基金公司中仅有3家旗下基金盈利水平为负,长信、英达和华宸未来旗下基金去年分别亏损1.14亿、0.26亿和0.15亿。
占比近八成偏股型基金最创收
从类型上看,偏股基金依然是行业盈利的急先锋。
统计显示,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2013年分别盈利770.67亿和537.05亿,在各类型基金中排名居前。两者合计将1307.74亿的利润收入囊中,占整体盈利的77.52%。
分析人士称,去年成长股行情高歌猛进,使得偏股型基金中押注创业板的基金赚得盆满钵满。特别是混合型基金,2013年合计利润相较2012年增长158.36%,增幅在各类型基金中居首。
“2013年TMT 领域的信息服务、电子、信息设备行业表现最为耀眼,涨幅分别达到78.45%、42.79%和51.67%,医药生物和家电行业的表现也非常优秀;表现差的行业主要是传统的强周期行业采掘和有色金属。”分析人士表示,相较之下混合基金与市场风格更为契合。
此外,低风险产品也有所斩获,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和保本基金去年分别盈利226.83亿、70.31亿和8.38亿。
需要指出的是,相较于2012年,2013年债券基金的盈利水平整体缩水53.97%。究其原因,去年六月资金紧张后,银行非标业务再次扩张,严重挤压了债券的投资需求,同时由于财政存款投放力度低于往年,且货币政策未能有效放松,导致市场资金面持续紧张,债券收益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行。
成立逾半年
余额宝晋级创收榜前15名
而从单只基金看,易方达价值成长、景顺增长贰号与华夏回报3只基金去年“赚钱能力”最强,分别实现盈利25.67亿、24.33亿和23.32亿。
此外,还有包括易方达科讯、景顺蓝筹、华夏红利、上投内需、华商领先和华宝精选等6只偏股基金去年盈利超过20亿,排名靠前。
值得一提的是,挂钩余额宝的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成立于去年5月29日,截至去年末规模已达到1853.42亿份,将近半年多时间,其盈利达到17.90亿元,在纳入统计范围的所有基金中排名第14位,互联网金融威力已逐渐显现。
不过,最赚钱的货基并非天弘增利宝,而是华夏现金。统计显示,该基金去年将20.76亿的盈利收入囊中,在所有基金中排名第12位。资料显示,华夏现金成立于2004年,运作将近10年时间,截至去年末,该基金规模为437亿。
而在排名的另一端,受大盘震荡拖累,蓝筹指数基金去年亏损最多。华夏50ETF、易方达50指数和嘉实300ETF分别亏损21.82亿、18.54亿和14.36亿元;此外,嘉实300联接和博时增长两只基金也亏损超10亿,排名落后。
截至今日,已有21家基金公司2013年收入和利润情况曝光。数据显示,不仅大型基金和银行(行情 专区)系基金公司收入和盈利大幅增长,一些小公司和新公司营收也有所增长,基金业盈利拐点已经显现。
多家公司盈利猛增
中信证券(行情 股吧 买卖点)上周在年报中披露,华夏基金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30.47亿元,净利润9.71亿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22.01%和61.08%。这是华夏基金自2009年以来连续4年利润下滑之后收入和利润首次出现双增长。受股市下跌和权益类基金规模缩水影响,华夏基金的净利润在2008年创出12.24亿元历史新高之后便不断下滑,2009年到2012年分别下滑至11.08亿元、10.06亿元、6.67亿元和6.03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华夏基金去年利润增幅远超收入,显示出这一行业龙头的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更标志着基金行业盈利拐点已出现。
除华夏基金之外,工银瑞信、中银、银华、富国、招商等大型基金公司也都在去年出现收入和利润双增长,作为银行系龙头的工银瑞信和中银基金去年净利润分别达3.18亿和2.8亿元,同比分别劲增61.42%和56.42%,增速和华夏基金相当;银华、富国和招商基金的净利润也分别增长22.24%、7.45%和18.37%。
此外,不少中小基金公司也出现惊人的收入或利润剧增。农银汇理和民生加银两家银行系基金去年净利润分别增长1.86倍和3.04倍,而2012年盈利基数较低的东方基金去年利润增长率达到6.18倍,光大保德信、国海富兰克林、东吴等居于行业中游的基金公司,去年盈利也都显著增长。
部分公司虽然去年没有实现盈利,但收入也有大幅增长,如财通、浦银安盛、天弘、国金通用等。(点此查看>>>基金年报)
三驾马车拉出盈利拐点
综合(行情 专区)各家公司情况看,部分公司公募业务迅速增长、专户业务规模暴增以及子公司业务突飞猛进,都是拉动基金公司盈利增长的引擎。其中,非公募业务是主要的收入增长来源。
受制于市场,公募基金整体规模在去年并没有明显增加,但渠道、品牌、业绩领先的大公司仍在公募业务规模上实现了有效增长,华夏基金去年公募规模便增加了近百亿元。对于更多的基金公司,非公募业务规模的大幅增长成为利润回升的主要原因。以专户业务发展突出的财通基金为例,在财通基金总收入中,来自非公募业务的收入占比高达九成。
招商基金的非公募业务收入占比也在不断走高。而东吴基金的公募业务在去年出现收入和利润双双下滑,但凭借子公司的迅速扩张,东吴基金去年总体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了21.48%和38.73%。
记者获悉,像信达澳银、平安大华、万家、金元惠理、招商等基金公司的子公司去年都大幅盈利,一些甚至远超母公司。在公募业务受基础市场波动影响较大的情况下,专户和子公司业务仍将是未来拉动基金公司盈利的两大来源。
部分公司盈利继续下滑
不过,由于基础市场的低迷,部分老牌基金公司依然没能走出盈利下滑的阴影,包括大成、长盛、海富通和金鹰在内的成立时间在10年以上的基金公司,均是如此。
去年大成基金净利润下滑16.69%至2.33亿元,长盛和海富通则出现收入和利润双降,长盛基金收入和利润分别下滑5.42%和15.54%,海富通下滑幅度更大,去年收入和利润分别下降12.76%和21.57%,金鹰基金则在收入小幅增长6.96%的情况下,亏损扩大5.94倍至3866万元。
业绩总体不佳、公募规模大幅缩水似乎是这些老牌基金公司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大成和海富通基金去年规模分别缩水152亿和106亿元,但长盛基金规模增长了38亿元,金鹰基金公募业务也出现明显缩水。(证券时报网)
(责任编辑:DF058)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