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公募基金407亿“坐庄”创业板
尽管对于创业板的争议仍在继续,作为机构投资者的公募基金已经“深陷”其中。数据显示,公募基金自去年年底以来对创业板持续加仓,重仓市值已高达407亿元。然而,在缺乏业绩支撑、IPO开闸在即以及限售股解禁的多重压力下,这场“接力游戏”最后一棒落入谁手不得而知。
市场
创业板指今年以来暴涨67%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日收盘,上证综指今年以来累计下跌了10.56%,深证成指今年以来则累计下行了12.67%;相比之下,中小板指今年累计上涨了13.89%,创业板指则累计上涨了66.54%。创业板指和大盘出现了高达近80个百分点的背离。
而从估值水平来看,截至8月2日收盘,按照整体法计算,全部A股的市盈率为12.65倍,市净率为1.62倍。其中,沪深300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9.21倍和1.38倍;相比之下,创业板的整体市盈率高达53.29倍,市净率则高达3.93倍。
创业板355只个股中,仅今年以来累计涨幅在100%以上的个股数量就达到了43只之多,其中,掌趣科技 、东方财富 、中青宝 、网宿科技和飞立信的累计涨幅均已超过200%。
然而,创业板的疯狂上涨并不具备业绩上的基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58家创业板企业公布了2013年中报,中报显示,上述58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共计实现营业收入170.86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净利润27.98亿元,同比增长23%。然而58家企业中仍然有18家净利润同比出现下滑,其中,星河生物 、英唐智控和东方财富出现了亏损,亏损额分别为4634.13万元、2333.09万元和1672.58万元。相比之下,截至目前,共有133家A股主板公司公布了2013年中报,数据显示,上述133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共计实现净利润195.79亿元,同比增长了31%。从净利润指标来看,在目前已经披露中报的企业中,创业板的整体增长是逊色于主板企业的。
实际上,从2013年一季报的情况看,35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30家亏损,123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出现下降。截至目前已经有352家创业板公司发布了半年报业绩预警公告。352家公司中,预计半年报业绩亏损的有23家,同比下降的有132家。整体业绩基本维持一季报时的水平。
机构
公募基金407亿“抱团围猎”
今年以来创业板疯狂上涨,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公募基金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统计数据显示,公募基金过去三个季度对创业板重仓持有明显表现出不断升高的情况。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四季度末,共有122只创业板个股被公募基金重仓持有,涉及基金数目为416只/次,持股总数量达到了7.25亿股,持股总市值达到162.30亿元。截止2013年一季度末,共有133只创业板个股被公募基金重仓持有,涉及基金数目654只/次,持股总量达到了9.06亿股,持股总市值达到257.40亿元。截至2013年二季度末,共有142只创业板个股被公募基金重仓持有,涉及基金数目934只/次,持股总数达到了15.24亿股,持股总市值进一步增长到407.04亿元。
也就是说,在过去两个季度,尽管主板的估值水平保持很低,创业板的业绩也始终表现的并不令人信服,但作为机构投资者的公募基金,正在不断地对创业板进行增持,部分创业板股票中其整体持股比例已经达到了很高程度。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第二季度末,公募基金重仓持有的142只创业板个股中,仅公募基金整体重仓持股比例在20%以上的就达到了13只,在碧水源 、银邦股份 、恒泰艾普三只创业板个股上,其持股占流通股的比例已经分别达到32.39%、31.19%和30.30%,实现了轻度控盘。
以碧水源为例,2013年二季度末,有29家基金公司旗下的74只基金产品重仓持有了该股,持股总数达到1.66亿股,持股总市值达到62.55亿元,单季度增加了6967.80万股。从基金公司来看,信诚基金旗下4只基金,泰达红利旗下8只基金,上投摩根旗下6只基金,农银汇理旗下5只基金和华宝兴业旗下5只基金,均重仓抱团集体持有该只股票。而在2013年一季度末,持有碧水源的基金数量为56只,持股总数为9633.25万股。
半年报数据显示,碧水源今年上半年共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26.66%,并不让人十分满意。而从股价表现来看,由于公募基金的持续涌入,该只股票今年已经累计上涨了85.78%,其中二季度以来累计上涨了41.42%。
“出现这种情况,完全是基金经理追涨杀跌、跟风买入的结果。”一位基金评价业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分析,一些基金经理的心态可能是,刚开始只是少量买入,后来发现上涨了,于是又不断买入,进而推动了创业板股价的持续上涨。但是他警告称,目前一些创业板个股的成交量日益稀薄,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退出这场“接力游戏”,这种情况在当年的德隆系和中国船舶上也出现过,其蕴藏的巨大风险不言而喻。
长江证券此前的一份研究报告称,估计到7月初已有22%的基金重仓配置了创业板股票,这部分基金的规模占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总规模的16.7%,接近机构可配置的上限。
风险
IPO开闸与限售股解禁内外夹击
实际上,除了可疑的业绩之外,创业板还面临着更多风险。首当其冲的就是来自IPO重新开闸的挑战。
证监会此前曾表示,监管部门目前正在研究修改创业板首发财务条件,拟适当放宽对创新、成长型企业的财务标准,提高创业板对企业业绩暂时波动的容忍度,这将激励更多中小企业征战创业板。而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以来机构纷纷涌入创业板,原因之一就是市场本身缺乏新的资金流向目标,一旦IPO重新开闸甚至出现批量发行的情况,部分资金势必从现有的创业板股票中流出,这对于创业板这场资金游戏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另一方面,大量的解禁始终是创业板挥之不去的难题。西南证券研究显示,2013年由于创业板迎来大量限售期为36个月的首发原股东限售股解禁,解禁市值瞬间暴增至2637.03亿元,超过了前三年的总和。其中,2013年上半年解禁市值为931.59亿元,下半年则为1705.44亿元,接近上半年的2倍。2013年下半年1705.44亿元的解禁市值情况是:7月份124.87亿元,8月份474.70亿元,9月份391.02亿元,10月份277.00亿元,11月份130.22亿元,12月份307.63亿元。可见,对于创业板市场,2013年8月份、9月份不仅是年内的第一大、第二大解禁高峰 ,也是创业板成立以来的两大解禁月份。
实际上,创业板今年以来表现强势,已经为股东和高管们提供了最好的解禁时机。数据显示,按照变动截止日起计算,今年以来,35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已有245家出现了关键股东的持股变化,其中,整体呈现减持方向的公司达到223家,占比高达91%。上述245家创业板公司今年以来的净减持金额已高达178.43亿元。从交易明细来看,共涉及股权变动1741起,其中,仅来自于高管的就达到1285起。上述1285起中减持方向的达1136起,减持总金额达93.74亿元。分析人士认为,创业板指数的强势表现,给了产业资本足够的减持动力。
数据显示,碧水源今年已经累计发生11次高管减持,净减持金额达到5.5亿元;掌趣科技也遭到了高管的7次减持,净减持金额达到了5.4亿元。
上周五,创业板指数盘中创下1208.32点的年内反弹新高,但尾盘冲高回落,收于1188.85点。不少创业板牛股还在上演着“新高秀”,但基金却在高位出现了分歧,既有买入者,也不乏出逃者。在这种多空激战的格局下,创业板行情可能会加速分化并出现调整。基金目前对创业板的整体性机会趋于谨慎,但同时也不愿意涉及手中的优质成长股筹码。就长期机会而言,基金相对更看好环保、医药医疗、大众娱乐等行业。
创业板面临调整
数据显示,上周新兴产业依然表现突出,TMT行业继续领涨,而银行股则继续低迷。创业板指数也在上周五刷新了反弹新高,但机构的分歧却随着个股飙涨而逐渐加大。
随着创业板指数逐步逼近历史新高,机构对创业板个股的分歧也在加剧。交易所数据显示,上周大涨26.16%的华策影视 ,在8月1日出现了机构席位高位“交锋”的局面。买1、买3、买4席位均来自机构,分别买入金额9772.44万、3766.71万、2924.01万元;与此同时卖方前五名也有四席出自机构,合计卖出金额达1.37亿元。8月2日,基金扎堆的创业板大牛股富瑞特装也出现了类似的分歧,前五大买入席位四席出自机构,合计买入金额达到1.14亿元,但前五大卖出席位均为机构席位,合计卖出金额超过1.24亿元。分析人士认为,牛股出现主力资金分歧,往往是短期调整的信号。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认为,现在创业板的炒作已经到了最后的疯狂阶段,创业板的炒作已经脱离了基本面,投资者很多都是以炒短线为主。创业板中间可能有5%左右的公司是真正具有成长性的,将来可能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中获利。但是多数创业板公司现在泡沫已经非常明显。现在创业板已经在构筑头部,下一步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回调,对于创业板的炒作今后也会出现比较大的分化,一些真正被机构看好,有成长性的个股还会创新高,但多数创业板个股还会面临比较大的调整。所以投资者要比较谨慎,建议短线操作,等创业板有比较大的调整,再择机入场。
优质筹码“惜售”
虽然创业板呈现冲高回落趋势,不过对于其中5%左右真正具有成长性的优质公司,基金却不愿意在短期调整中轻易放弃筹码。而这类股票即使随创业板出现调整,对于前期踏空资金而言,也是一种进场的机会,很可能又会重拾升势。从目前基金的观点来看,与经济转型关系紧密的行业很可能诞生“超级成长股”,如环保、医药、娱乐等行业,都是长期成长机会的沃土。
宝盈资源基金经理彭敢表示,在市场整体流动性充沛与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的共振影响下,下半年成长股主导的结构性牛市仍将延续。中央政府的中长期政策目标较为清晰,就是容忍GDP的低增长,通过改革来增强经济的长期活力。具体政策措施就是加快周期性行业的产能结构调整,通过税收补贴等政策鼓励新技术、新能源、环保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逐步破除垄断,释放民企竞争活力。在这种政策环境下,A股很可能重演美国上世纪60至70年代“漂亮50”(Nifty Fifty)行情,新兴产业也极有可能孕育出成为国民经济支柱的伟大公司。环保、医药等行业优质公司可以做超长线布局,或孕育10倍牛股的沃土。而热门品种如4G智能终端、自动化制造设备等行业的股票,也值得重点关注。
总体来看,大摩华鑫基金认为,在稳中趋紧的政策环境中,短期经济将缺乏超预期的波动因素,即可能维持相对较弱的增长格局,出现显著恶化的态势可能性较小。中长期而言,我们认为符合政策转型部署的大众消费、大众医疗和大众娱乐等服务业依然是长期投资增值更优渥的土壤,而传统行业中那些能够逆周期成长的企业的估值优势也正日益凸显。(中国证券报)
单只基金持股不得超过总股本10%,这条规定在基金公司眼里或许根本不是问题。“本来就不可能用一只基金来坐庄。”业内人士表示。
近期关于机构联合坐庄的话题开始引起投资者的重视,7月22日,一篇《一位公募基金经理的忏悔》在网络发酵,该匿名基金经理曝光,部分公募基金经理联合一起用资金优势炒作小盘股,达到联合资金控盘程度,推高股票价格。
同样可以看到的是,创业板今年上半年的涨幅达到60%,而同期上证指数则下跌19%。
“很多公司都有坐庄的嫌疑,再说以前很多公司也都是这么做的,证监会也查不了。”沪上一大型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表示。
联化科技被持有量最多,
146只基金扎堆歌尔声学
“主要原因是今年主板市场受到宏观经济的拖累,结构转型和经济复苏比较薄弱,至少今年经济态势很差,但是创业板这边,很多股票都是非常非常小的盘子,有的只有那么几千万,这里面既有券商又有基金还有信托机构,在里面兴风作浪。”沪上一大型基金公司副总经理坦言。
随着公募基金二季度报告披露完成,记者发现凡是业绩排名靠前的基金,重仓的几乎全部是中小板和创业板。
单只基金持股不得超过总股本10%,这条规定在基金公司眼里或许根本不是问题。“本来就不可能用一只基金来坐庄。”业内人士表示。
根据统计数据,在小盘股中,基金持流通股比例超过20%的个股共有27只,其中联华科技等5只个股更是被基金持有超过30%的流通盘。
联化科技是基金持股比例最高的一只股票。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其流通A股总量只有3.35亿股,而基金持有量就达到1.47亿股,持股比例达到44.06%。持有该股最多的基金为兴全社会责任,共计持有1742.61万股,此外,兴全商业模式优选、兴全全球视野、兴全合润分级也持有该股部分股份。
事实上,很多基金在中小盘股票的选择上都有高度重合。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基金公司扎堆最多的前十家中小盘公司分别为歌尔声学、大华股份、海康威视、双鹭药业、碧水源、杰瑞股份、康得新、金螳螂、蓝色光标和科大讯飞。其中持有歌尔声学的基金数量高达146只,拉开第二名大华股份57只。
华东地区:上投摩根持股高度集中,
农银汇理银河不甘落后
然而从基金公司的角度来看,持股最集中的莫过于上投摩根。其旗下上投摩根核心优选重仓基金中有8只小盘股与其他基金重合,其中,双鹭药业、杰瑞股份、歌尔声学和大华股份均重合颇多。其中共有8只基金持有歌尔声学,而在这8只基金中,上投摩根行业轮动、上投摩根双息平衡、上投摩根大盘蓝筹和上投摩根双核平衡均有5只个股与上投摩根核心优选重合。
我们也可以看到,上投摩根行业轮动和上投摩根双息平衡在中小盘的选择上完全一样,而这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均有冯刚名字出现,而双核平衡和大盘蓝筹有5只基金重仓相同则更加引人深思。
数据显示,这两只基金基金经理分别为罗建辉和征茂平,基金规模也分别为4.59亿元和6.09亿元,再者,大盘蓝筹从基金标的上就不应该出现如此多的小盘股。
“一般这种事都是熟悉的基金经理之间的操作,外人完全不会知道的。”沪上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透露,其表示,在公司中,基金经理之间互相交流其实相当频繁,若是在这当中出现问题,谁也无法发现。
值得注意的是,上投摩根内需动力在二季度突击重仓了双鹭药业,上投摩根核心优选突击重仓了长春高新,这两只股票一季度以来就是上投摩根新兴动力的重仓股。
而且在规模上,重合度最高的上投摩根核心优选仅有2.5亿元的规模,而上投摩根行业轮动规模则高达26.71亿元,两者相差近10倍。
此外,农银汇理行业成长、农银汇理大盘蓝筹和农银汇理行业轮动也在二季度大幅加仓歌尔声学,该个股同时也是农银汇理平衡双利、农银汇理低估值高增长二季度的重仓股,农银汇理旗下持有歌尔声学的基金共达到6只。
而在记者统计的数据中可以看到,农银汇理旗下重合次数达到5次的就有亚厦股份、蓝色光标、恒泰艾普、碧水源4只个股,而掌趣科技、双鹭药业、省广股份、杰瑞股份、华谊兄弟、华策影视、大华股份等个股也都被持有三次以上。
然而相比起来,农银汇理虽然持有的个股比较多,但由于基金较为分散,在这一点上,或许银行基金显得更加集中。
二季报显示,银河基金旗下多只基金共同持有卫宁软件、数字政通、盛运股份、杰瑞股份、恒泰艾普和飞利信。银河主题策略和银河竞争优势成长在中小盘的选择上相当一致,而这两只基金的规模相差近4000万元,而银河主题策略本身的规模也仅8896.98万元。
华南地区:信达澳银9基金重合,
大成重仓金螳螂
其实,像上投摩根这样的公司还有很多,华南地区持股最为集中的莫过于信达澳银和大成了。
根据二季报披露,信达澳银产业升级重仓基金中共有9只小盘股,而这9只小盘股均与公司旗下其他基金重合,但是蹊跷的是,其持有的总量均不高,除了德豪润达在123.99万元,余下均在50万元上下。
相对于信达澳银产业升级2.99亿元的规模,信达澳银领先增长41.4亿元的规模无疑是抬动其业绩的最佳帮手,二季度末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以来信达澳银领先增长业绩仅为2.92%,而规模仅占其不到十分之一的信达澳银产业升级业绩却达到10.74%。
而同样被影响的还有信达澳银红利回报,数据显示,该基金旗下重仓个股中有3只与领先增长重合,而该基金规模也仅为1.41亿元。
而大成则是榜单中唯一一家重仓金螳螂的公司,二季度末金螳螂获得利润2.8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2.71%,相对的也引发了65只基金进入,持股总量达到1.75亿股,占流通币15.83%。
其中单只基金持有量最高的为汇添富均衡增长,持有1594.91万股,随后便是大成蓝筹稳健,持有1288.26万股。大成旗下9只基金共计持有3372.93万股,占流通股比例达到3.06%。
而持股最为重合的莫过于大成内需增长和大成新锐产业,共有5只小盘股相同。大成新锐产业的规模也仅为内需增长的四分之一。
华北地区:泰达猛扑碧水源
长盛围猎歌尔声学
碧水源是基金最钟爱的创业板公司,更是泰达宏利的头号重仓股,驻扎其中的76只基金中,8只来自泰达宏利。
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泰达宏利旗下泰达宏利市值优选、泰达宏利领先中小盘等8只基金二季度持有碧水源合计1384.88万股,较一季度末增持1349.69万股。华宝兴业增持1108.98万股至3655.99万股,也是持有碧水源数量最多的基金公司之一。交银施罗德增持858.96万股至2629.11万股,南方系增持713.34万股至2047.56万股。
公募基金如此大力增持之下,碧水源股价涨幅却并不“惊人”:其二季度上涨14.47%,7月以来上涨121.39%。碧水源201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称,净利润同比涨幅或达25%~35%。而泰达宏利旗下表现最好的泰达宏利首选企业仅以19.11%的收益率名列上半年普通股票型基金第35位。
作为基于“声音”而生的公司,歌尔声学在今年大放异彩,今年以来,歌尔声学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在一季度主营收入、净利润双双增长超六成的情况下,预计2013年1-6月实现净利润47188.85万元至53480.7万元,同比增长50%至70%。
良好的业绩也吸引了基金的光顾。据数据显示,二季度被基金重仓持有的前10只个股中,歌尔声学获146只基金重仓持有,重仓该股的基金增持歌尔声学1.41亿股,增持幅度为122.39%;增持市值34.89亿元,增幅达到六成。
最痴情歌尔声学的当属长盛基金。数据显示,长盛基金旗下长盛同德主题、长盛同智优势混合等6只基金持有歌尔声学,整体来看歌尔声学也是长盛基金今年增持最多的股票,合计增持432万股。
此外,中邮旗下3只基金则集中火力攻入银邦股份。特别是中邮核心成长在二季度突击重仓银邦股份,该公司同时也是中邮战略新兴产业二季度重仓股,二季末中邮战略新兴产业业绩在普通股票型基金中名列第三,中邮核心成长则排到了274位,但就规模而言,130.17亿的中邮核心成长是中邮战略新兴产业的43倍。(理财周报)
(责任编辑:DF058)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 |客服邮箱:vip@1234567.com.cn|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www.csrc.gov.cn/pub/shanghai
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2011-现在 沪ICP证:沪B2-2013002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1042629号-1